黄瓜在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病,以开花抽蔓到结果期发病较重。发病初期病株表现为叶片从下向上逐渐萎蔫,似缺水状,中午更为明显,早晚尚能恢复。数日后整株叶片枯萎,不再恢复常态,在潮湿环境下,病部表面也常产生白色或粉红色的霉层。
防治枯萎病可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、50%的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灌根。
植株生长一直健壮,但在晴天中午叶片突然出现急性萎蔫,傍晚可恢复,切断茎基部,并未发现导管变色,也无乳状物溢出。发生原因:由于连续阴天未揭草帘,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,处于饥饿状态,地温低,根系活动弱,一旦晴天,室温突然升高,空气湿度降低,叶片水分蒸腾快,根系吸收水分功能弱,地下部分向上输送水分少,叶片就会出现萎蔫。
防治措施:连阴几天,如遇晴天时建议先揭一部分,以后再逐渐全部揭开,叶片萎蔫严重时,也可用喷雾器给叶片喷水,防止过度萎蔫使叶片受害。
发病初期黑籽南瓜砧木的细根变褐腐烂,主根变浅褐至褐色,严重时根部全部变成浅褐至褐色,造成植株萎蔫。
防治方法:
一是控制浇水数量,防止大水漫灌,特别是连阴雨雪天气时禁止浇水。
二是中耕划锄。疏松土壤,防止土壤板结。
三是药剂防治。发病初期用用70%甲基托布津800倍、或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灌根,每株灌药液250毫升。
四是加强水肥管理。当黄瓜萎蔫时可以施用帕尔奇根聚地,快速生根、养根,改良土壤结构,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。
灌水后土壤含水量过高,透气性差,在缺氧条件下土壤中产生有毒物质,使根系中毒或缺氧窒息而萎蔫。黄瓜定植前15~20天浇足底墒水,若活土层过深,浇水后需再次整平畦面,使土壤达到深、透、细、平、实的标准。浇水以滴灌为宜,避免大水漫灌,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气性。